营养的供应站:脾脏


sheng 于 2002-10-11 12:12:12 发表在:中医论坛


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长清和统摄血液。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成都有于脾胃运华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肺的主要生理功能道德是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好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转运至全身,其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饮食入胃后,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实际中在胃和小肠运行的。但需经脾的运化,和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进而布散周身的。因此,脾运化水谷精微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和为化生精、气、血、津提供足够的养料,使周身各组织器官,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运化水液:也称"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为脾主运化的部分。

因此,脾的转化水液的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不至生成湿、痰、饮等。

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睡,多属于液态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将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其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反之,肺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即可导致上述病理产物,甚则水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如在患病时,针对病情忌口,用药时也入脾胃,都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中的具体体现。升和降是一对矛盾运动,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此其一,其二,脏腑间的升清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的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

因此,脾升清的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可吸收和正常输布,使人之元气充沛,内脏不致下垂。反之,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无生化之源,就会出现神疾乏力、甚至内脏下垂。

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之意,即言脾有统摄血液的脉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所的固摄作用,脾之所以能摄血,与其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而气的固摄作用也强大。

反之,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气的固摄功能减退,而导致失血,如便血、尿血、即为脾不统血。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义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虽为脾之志,但与心主神明相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说"。正常的思考对机体并无影响,但思虑过度、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气的正常活动,导致气滞的气结。就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而言,最明显的脾运化功能。

由于气结于中,影响了脾的升清所以思虑过度,导致不思饮食等。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它具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

在正常的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现象,所以脾在液为涎。脾在体合肌肉、四肢、这是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来滋育,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之故。因而肌肉的健旺与否,与脾胃的运化能力相关,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必致形削骨立,萎弱不用。这是中医疗法“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





回复:

我 要 发 言

版 面: 中医论坛 *为必填项目 第一次发言自动注册
姓 名: *   密 码:*
Email:
主 题:

*

表 情:
内 容: (最多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