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说


sheng 于 2002-10-11 12:09:38 发表在:中医论坛





要想学习养生绿色疗法必需了解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养生保健具有普遍的意义。"藏象",藏,即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则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特点可分,可分为脏、腑、恒之三类。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故多虚。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故易实。

脏与腑的区别并不仅仅是说明其生理上的功能特点,而且在诊治疾病时具有指导性。如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等即然。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但在藏象学说中,则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和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的生理上仍密切关系。由于五脏的生理功能统率全身整体的生理功能,所以认为大脑生理功能,有赖于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反之,精神情志和意识思维活动异常,也必反作用于五脏,从而影响五脏的功能。

因此中医学说并非不认识大脑的生理功能,而是进一步把人的情志意识和思维活动加以分类,探险究其各脏生理活动关系。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的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五脏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解剖知识为基础,但其发展,则主要是基于"司外而揣内"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结果,必须大大地超载其实证范畴,而形成自身的生理和病理论体系。

这是因为藏象学说是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而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五脏:是指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心脏的生理功能是起主宰作用。五脏间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相互依存制约和协调平衡,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来阐述。



回复:

我 要 发 言

版 面: 中医论坛 *为必填项目 第一次发言自动注册
姓 名: *   密 码:*
Email:
主 题:

*

表 情:
内 容: (最多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