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养生


120 于 2000-9-25 0:28:19 发表在:经络论坛

   夏季如何养生    


    阳历5月6日,在节令上属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自立夏后,我国多数地区的平均气温达到或超过 20℃,标志着华夏大地开始进入夏季。

    夏季,指自立夏至立秋,即农历四、五、六三个月。夏季气候特点简言之可用一个“热”字概括。而详言之,又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立夏至夏至结束,即农历四、五两个月。此时由于太阳逐渐北移,使地处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渐长,夜间逐短,天气日渐炎热,万物生长茂盛。后一阶段,特指农历六月,节气属小暑、大暑。当此之时,气温进一步升高,昼夜温差缩小,降雨量大而集中,天气酷热而蒸闷。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与前一段的干热明显不同,故中医学中将农历六月称之为“长夏”。但无论是初夏、仲夏或是长夏,气温为一年中之最高,是三夏的共同特征。故中医学以五行中的“火”来概括夏季气候特点,并且认为,热属阳,热甚为阳盛,热极为阳极,阳极则阴生。故夏季自然界阴阳消长的特征是阳气日隆,至长夏阳极而阴生。养生者,一定要了解夏季阴阳盛衰的特点而适应之。

    夏季如何顺时养生?《内经》古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内经》的养生思想注重精神调摄,从本段经文中可以明显体现出来。本段文字中除“夜卧早起”一句讲述起居外,余皆为调摄精神情志的论述。所谓“无厌于日”,是说长昼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而养生之人,确应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所谓“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是要人注意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免助阳起暴冲而伤正气。所谓“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是前两句的注脚:勿厌倦之心,则内无郁结,气得宣泄;而无急怒之志,则气之宣泄是和平的、愉悦的,若其所爱在外一样舒畅。在夏令暑蒸气耗的季节,若能自我调整出这样的心境,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

    夏季的饮食起居较之其它季节更形重要。因为夏季阳气盛于外,而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加之夏季食物易腐败,稍有不慎,即可致腹痛、吐泻。故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如绿豆、赤小豆、扁豆、豆制品之属,以解暑利湿、健脾益肾。另一方面,夏季青壮年多食生冷、冰雪,老年人切莫效尤,不可纵口腹之欲致伤脾胃。在起居上,虽闷热难眠,亦应避免对扇当窗,或卧睡席地、凉床,或空调温度过低,或赤膊不加遮盖。这些对老年人来说皆非所宜,犯之,病生难禁。

    此外,夏天是细菌、霉菌大量滋生的时期,食物、餐具极易受污染。故饮食方面尚须留心消毒,生熟刀砧、案板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

    总之,夏季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季节,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上宜晚睡早起(午后可根据个人情况补足睡眠),另加注意饮食卫生,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喝绿茶能抑制癌症   


    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大都有喝茶的习惯。茶对人体确实有许多好处。《神农本草经》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现代研究也不断证明,茶确实具有防病保健、强身延年的作用。

   最近,两名瑞典籍华人科学家对茶又有了新的发现棗绿茶中含有的一种化学物质能起到抑制血管生长的作用。这一成果为绿茶的防癌机理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新解释。

    研究者之一、瑞典卡罗林医学院的曹义海副教授前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喝绿茶能对一些癌症起到抑制作用,已为多项研究所证实。但这其中究竟是什么机理在起作用,一直未得到很好解释。此前科学家提出的一些假说,但往往针对某一具体类型的癌症,缺乏普遍性,因而难以令人信服。

    曹义海说,由于所有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都依赖血管形成过程,因此他和同事曹仁海推测认为,绿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生长而起到防癌作用。他们以鼠为对象进行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研究人员重点选择鼠的角膜组织进行了分析。曹义海说,由于角膜组织没有血管,因此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进行刺激,即可方便地对该部位血管形成状况进行观察。他们使用两组鼠进行对照,其中一组鼠只喝绿茶,其量相当于人每天喝两到三杯,而另一组鼠则只喝水。

    试验发现,喝茶的实验鼠,其角膜组织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产生的血管形成受到明显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茶抑制血管生长的关键在于其中所含的一种物质EGCG(表¤儿茶素-3-五倍子酸盐)。但曹义海认为,不排除绿茶中还含有其他抑制血管形成物质的可能性。

    曹义海指出,这一成果表明绿茶的药用价值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广泛。他举例说,糖尿病引起的失明以及一些风湿性关节炎都与血管形成过程有关,每天坚持饮绿茶两到三杯,对这些疾病的防治都有可能发挥一定作用。但他同时告诫说,喝绿茶对孕妇以及外伤病人可能弊大于利,因为他们往往更需要促进体内血管形成而非对其进行抑制。

  饮酒与养生  

    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酒”字的记载,可见饮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饮酒对人体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呢?一般说来少量饮酒是可以的,它可加速血液循环,流通气血,疏通经脉,温暖百骸,中医许多方药还用酒作引,载药运行。至于药酒则更具有一定的治病健身作用。但如果饮酒过度,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灵枢· 论勇》指出:“酒者水谷之精,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饮膳正要》对饮酒的利害作了较全面的概括,指出“酒味辛甘,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脾折寿,易人本性……饮酒过度,丧生之源”。过度饮酒(尤其是白酒类),会导致酒精在人体内蓄积,它可降低大脑抑制过程而使低级中枢过度兴奋,使人感情冲动,啼笑无常,好说乱动,继而反应迟钝,步态踉跄,严重者可使呼吸中枢抑制、麻痹而死亡。同时,酒精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长期酗酒可发生中毒性肝硬化,甚至癌变。酗酒还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实验表明:酒精可使脑垂体后叶和下丘脑的生理功能受损而影响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分泌和释放,还可影响精子质量。所以中医学极其反对“醉以入房”,认为这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爱酒,有酒必饮,每饮必醉,他自己只活了56岁,其所生的5个儿子均愚昧不堪。饮酒不节的危害性可见一斑。

    除强调饮酒有节外,还应注意几点,第一,不同的酒不要混合饮用,因为各种不同的酒进入人体后其反应也不一样,混合酒比同等数量的单纯酒更易使人醉。第二,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因酒可与某些药物如痢特灵、呋喃坦丁、降糖灵、灭滴灵等发生反应,或降低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第三,美酒应佐佳肴,因为酒中的醇在肝脏内分解时需要有各种维生素,光喝酒而缺少维生素等,会使肝脏负担加重并受损,因此饮酒时应吃含营养价值高的菜肴。第四,肥胖患者、年老体弱者、孕妇、儿童等均应忌酒。


  食物与养生  


    人的生命是靠能量来维持的,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医学认为,食物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而且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和归经。如食物搭配不合理,或者偏食,则有损于人体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以法,长有天命。”说明了五味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所谓“谨和五味”,指的是:1、粗、细搭配。粗粮和细粮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利用率),又可增进食欲,经常进食少量粗粮,还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2、干、稀搭配。单吃过干之品,如米、馍,或单喝稀汤,都不符合营养卫生要求,应该干、稀搭配,这样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3、荤、素搭配。素食主要是指粗粮、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荤食主要指动物性食品,荤素搭配且以素为主,可使人获得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且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利用度,保证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单纯吃素对人体可能并无益处。僧侣们多长寿并非得益于素食,而是与其他因素如环境优美、生活规律、清净无为等有关。

    此外,中医学还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如孙思邈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修真秘诀》认为:“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医说》主张“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这些论述都是有科学性的。

    《修龄要诀》上有一首关于饮食有节的歌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可供参考:

人寿百年不罕异,多因七情六欲起。

修身要诀宜切记,君子之人能节制。

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需要少油腻。

大饱伤神饥伤胃,大渴伤血多伤气。

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致膨横损健康。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壮阳药膳两种  


苁蓉羊肉粥

[组成] 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用法] 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

[功用] 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龙马童子鸡
[组成] 虾仁15克,海马10克,子公鸡1只,料酒、味精、食盐、生姜、葱、水豆粉、清汤各适量。

[用法] 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杂、洗净、装入大盆内备用。将海马、虾仁用温水洗净,泡10分钟,分放在鸡肉上,加葱段、姜块、清汤适量,上笼蒸至烂熟。出笼后,拣去葱段和姜块,加入味精、食盐,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后,浇在鸡的面上即成。服用时,食海马、虾仁和鸡肉。

[功用] 温肾壮阳,益气补精。适用于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等。


回复:

我 要 发 言

版 面: 经络论坛 *为必填项目 第一次发言自动注册
姓 名: *   密 码:*
Email:
主 题:

*

表 情:
内 容: (最多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