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按摩法


120 于 2000-9-25 0:22:10 发表在:经络论坛

   导引按摩法   

    导引按摩法疑源自我国宋代《养生诀》等书,后被整理为十四节。本法的特点是静中求动,使内气鼓荡,并以意领气进行周身自我按摩。

[修炼方法]

一、预备式

    宽衣解带,自然站立,双足分开同肩宽,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两侧,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全身放松,排除杂念,闭目垂帘,内视印堂,意念配合呼吸,使意气相随,一同下达丹田,意守丹田,自然呼吸。此式久练自然能静中求动,出现肢体的自发运动,再练一段时间,便可按摩全身。

二、搓手浴面

    双手合掌胸前,相互摩擦至热,然后迅速分开,上下摩擦面部(包括眼、耳、口、鼻)。

三、擦胸揉腹

    双手掌先以丹田为中心进行揉擦,以后逐渐扩展至整个胸腹部,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螺旋式由里到外和由外到里按摩。也可横擦、纵擦、双手交叉揉按等,宜致发热。

四、按摩肾俞

    双手掌相互搓热,紧按肾部两侧,稍用力从上向下推摩肾俞。

五、干浴肢体

    双手掌搓热后沿上肢(肩-肘-腕-手)或下肢(髋-膝-踝-足)反复摩擦,如沐浴般搓热肢体。

六、摩掌熨目

    双手掌相互搓热后,覆盖双眼,闭目熨睛。

七、旋转眼睛

    睁眼平视,再使双侧眼球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交替旋转。

八、赤龙搅海

    运动舌头以搅唇齿内外。

九、叩击鼓漱

    口唇轻闭,上下牙齿互相轻轻叩击,然后鼓动两腮,做漱口动作,待津液满口,分三次慢慢咽下,以意送至丹田。

十、击探天鼓

    用双手掌心紧按两侧耳孔,以手指轻轻叩击头颅枕部。

十一、运摇头颈

    头部先作前后及左右方向摆动,然后按左-后-右-前及后-后-左前方向作交替环形旋转头部。

十二、环转带脉

    以腰为轴心,身体前倾,重心前移,由左向右和由右向左交替作圆周运动。

十三、震撼脏腑

    全身放松,双膝关节微曲,产生频率快而均匀,以纵轴方向有规律的上下震动。使五脏六腑受到按摩。

十四、收功

    收功时将气缓缓收入丹田,稍停片刻再往印堂轻轻吸气,自然呼出。至此,按摩完毕。

[修炼要领]

修练时要做到精神内收,静极生动,产生肢体自发运动,意念集中于手心。
按摩身体时,要先轻后重,以气揉形。
震撼脏腑时,全身肌肉、关节必须松弛,方可感觉两股气流从足底涌泉穴升起,沿下肢而上,直达躯干、下肢,频频震动全身以及五脏六腑。
[适应范围]

本功法男女老少皆宜修练。
可适宜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耳鸣耳聋、颈椎病、神经衰弱、视力下降、口齿疾病、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
[注意事项]

初学者虽不能发动肢体的自发运动和按摩,但若能按程序进行修练,亦可收效显著。
要保持皮肤清洁,手、身有汗时,用毛巾擦干后再进行。
衣服要穿得较少或裸体时效果最好,但切忌受凉。
有皮肤病如疖疮时局部不宜按摩。
配合健身气功,效果较好。
按摩前要作好准备工作,如先解大小便,选择安静环境。
    有时某一动作反复出现,或者按摩动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都是正常现象。


  雁行气法  


    本法出自《太清导引养生经》。其特点是仿效雁的动作形态,并以意领气行于内脏,治疗疾病。

[修练方法]

    将身体倚靠于墙壁,自然低头,先调整呼吸,深吸气后暂不呼气。然后以意引气如入胃,并意想将停留的痰饮和宿食从前后二阴排除出去。

[修练要领]

    大脑入静,思想集中,呼吸和意念相互协调。

[适应范围]

    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者。

[注意事项]

    练功时要注意松宽腰带。每天可修练多次,每次以10分钟为宜。


回复:

我 要 发 言

版 面: 经络论坛 *为必填项目 第一次发言自动注册
姓 名: *   密 码:*
Email:
主 题:

*

表 情:
内 容: (最多16KB)